
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
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(京ICP040090)
银川70岁的马雪云和妻子拿着高级就餐卡进入中餐厅。一肉二菜一汤一顿饭的官方价格仅为10元。 “我们经常去老餐桌看看,离我们家不远,环境干净,软软清淡的家常饭菜很开胃,方便实惠,还能和老朋友聊天,生活真舒服!”马雪云在饭桌上和一位老朋友一边吃饭一边聊天。中国村现有村民3000余人。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,而老年人占30%。去年8月,中国村盘活一栋休眠楼,汇聚政府、市场、社会的力量,创办了一家面积500多平方米的“中餐厅”是村办企业经营的电表。这家咖啡馆不只是老年人,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使用。同时支持宴会、团体用餐,是提供餐饮、活动策划、托儿等一站式服务平台。 “政府每年提供装修资金,补贴经营费用,还有水、电、气等优惠政策,我们要努力提供更好的餐饮服务。”中华村党支部书记马金新说。随着午餐时间的临近,食堂的两个餐厅和四个包间逐渐挤满了人。记者看到,选餐柜台前热腾腾地摆着土豆炖牛肉、素炒西兰花等六种菜品。所有汤品均免费提供,长辈和学生有序排队选餐。一些无法外出就餐的老年人,现在足不出户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。“我们动员村级党员、网络员、物业人员、志愿者组成贴心送餐队伍,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。”马金新说。食堂服务管理人员棉丽娟说,从今年2月份开始,她就开始给70多岁的村民马桂兰送饭。 “不幸的是,奶奶一年前中风,两个月前胳膊骨折了。她家人每天都通过微信提前订餐,他们家离食堂很近,我几分钟就能送到。”食堂不仅为老人服务,也为其他村民提供了慰藉。 50岁的村民马秀平在食堂帮忙做饭。 “月薪2600元,在家工作比较方便,远离风吹日晒,还能照顾老人。”食堂内设置的“儿童中心”也减轻了户外工作的父母的负担。 “离学校很近,中午回家比较晚,孩子们有休息的地方。”带孩子吃饭的父亲张先生说。近年来,我国人口和家庭结构发生变化,人口和老年人、独居老人不断增加。为解决部分老年人“吃饭难”问题,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老年食品支持服务发展。到2024年底,全国将开设7.5万个老年膳食支持中心,平均每天为超过290万老年人提供膳食支持服务,同时继续满足他们的饮食需求。 6月26日,宁夏银川市兴庆区,居民在胡英太平公共食堂就餐。新华社记者王鹏在浙江省海宁市下镇西山艾餐厅拍摄到了这张照片。你,67岁,和她丈夫经常吃饭。峡市区有60岁以上老年人2.2万余人,约占全区总人口的30%。爱食堂将于 2023 年 4 月正式运营,每年为 119,600 人提供服务。当地不少老年咖啡店也成为老年人线下互动的新场所。在上海,杨浦区武林社区老年餐厅大湖山路分店,老年人可以在用餐时间之外参加免费的中医诊疗和脑健康专题讲座。在徐汇区湖南路298弄2号武康社区餐厅二楼,老人们练习八段经、学做面包、欣赏戏曲。 “政府补一点,组织补一点,社会捐一点,个人捐一点。” “这将使更多的人在家吃上舒适的食物,并实施更多的优惠政策。”
(埃迪发信人:项小斌)